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

首页 | 

英国脱欧深度影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
原文刊登于 《经济导刊》2016年9月号

英国脱欧成功,是计划之中,还是意料之外,它对英国和欧盟的未来发展乃至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将产生哪些实质性影响?聚焦这些热点话题,2016年8月2日,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组织来自北京大学、国防大学、社科院等单位的资深专家,分别从不同视角深度解读英国脱欧这一重大事件的世界影响和战略意义。

黄平:欧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5+1”挑战

世界秩序的失序重组

目前国际格局正处于一个失序、重组、重构的阶段。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正在持续失灵,而新秩序尚未建立,所以呈现出失序、无序、乱序。与之相对应,西方世界也处于撕裂、断裂、分裂过程。英国脱欧公投是世界无序中的一个事件,至少表明英国社会已经进入到一个非常不确定的时期。

整个世界进入一个不确定性的重组、重构、重建过程中,并且带来资本主义体系的对立和社会、阶级矛盾的激化。究其深层原因是在经济方面。在大资本获利的同时,广大民众、企业员工,包括中产阶级的购买力却没有增加。

“5+1”挑战并存

欧洲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5+1”挑战。欧洲人在设计欧洲一体化过程中,从欧洲共同市场、欧共体到现在的欧盟,是有战略眼光、战略定力和耐心的,希望最终出现像欧罗巴合众国这样的存在。

欧洲目前处于五个挑战并存状态。第一是老龄化。其实制造业衰落或者外移的问题早就存在,直到金融风暴才突显出来,其背后是经济结构的深层次问题。

第二,移民问题。移民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欧盟内部的自由移动,另一种是从北非、中东偷渡的非法移民。

第三,难民问题。在移民问题汹涌澎湃的同时,难民潮也涌过来。难民问题美国是始作俑者,让欧洲背包袱。

第四,恐怖主义。与美国不一样,欧洲可以说是整体不设防的。现在的恐怖主义改变了战略,不是在基地培训恐怖分子派到欧洲去,而是在本地培养,从而使得欧洲人时刻处于一个高度紧张、恐慌的状态,就连旅游业也受到恐怖主义的影响。

第五,欧洲一体化进程在区域一体化过程中,欧元区也好,申根区也好,原来欧洲各种野心勃勃的一体化进程和设想,因英国脱欧而受阻。

另外一个“1”,就是制度失灵,或者治理体系失灵。整个治理能力的架构,这些欧洲国家自己难以解决,寄希望欧盟来解决,但实际上在要害和关键问题上,各国的决策都是以国家利益为主,欧盟退居次位。

审慎应对当下乱局

英国公投之后,将重新寻找它的战略定位。中国这个时候应加强与英国的关系。包括中英关系,中英合作,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开启自贸区谈判等等。

在目前局势中,我们一是要稳,需要有战略定力,要看准、看稳、走稳。二是缓,实施“一带一路”等战略,也要顾及国际形势的因素。改革开放有一条经验叫做摸着石头过河。第三,形势复杂蕴含着机会,需要加强战略谋划和调研。

马振岗:英国脱欧主要影响直接相关方

英国脱欧的影响有多大,说大也确实不小,说小也不算太大。英国脱欧事件中受到最关注或者最直接影响的是两方——英国本方和欧盟本方。其中,对英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政治上,而英国脱欧将使得欧盟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更加困难。

主要影响英国和欧盟

脱欧对英国的经济和金融都会有影响,但不会特别大。英国和欧盟之间,特别和欧盟一些成员国之间,相互还有需要,而欧盟内部很多合作实际是通过成员之间达成的。

从金融领域来看,英国脱欧不能说没有影响,英镑已经贬值了,但关键是英国作为金融中心的位置会不会被取代或者改变?我觉得这个可能性不大。伦敦金融中心的地位不是加入欧盟才形成和扩大的,它是历史形成的,虽然脱欧之后会受到一些影响,但总体来讲,它是世界性的,还要继续发挥作用。

从经济来看,脱欧带来的冲击如何,现在还不好说。英国现在是世界第五或第六大经济体,经济基础比较雄厚。近20年虽然也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冲击,但英国经济的表现比大多数欧盟国家都要好,一直保持着比较平稳的低速增长。英国是自由市场经济,采取大开大放的政策,吸引外资,也对外投资;大量出口,也大量进口,这使英国在经济上有更多的灵活性。

脱欧对英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政治上。从社会影响看,英国脱欧公投之后,社会形成了比较明显的两派,恐怕这种割裂情绪短期之内不会消失。英国脱欧与整个西方世界涌起的反全球化浪潮有关,这种思潮与传统的精英和体制发生种种矛盾,并且这种矛盾不会因为这次公投变得缓和,反而可能还会激化。这将是一个长期的深层次问题,短期内不可能消失。

从英国政局看,目前英国政局总体稳定,但也碰到了新问题。保守党和自民党联合执政四年多,受到很大钳制。现在保守党好不容易在去年选举中实现了一党执政,这本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时候,但这次公投把这个机会暂时抹掉了。

最值得关注的是欧盟会不会因为英国的脱离而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这将使欧盟的一体化进程推进更加困难。这是英国脱欧对欧盟最大的冲击。

目前欧盟和英国双方在情绪上都有些收敛,准备坐下来谈。两方还要保持朋友关系,在某些地方还要合作,因为这符合欧盟和英国的利益。

对中国的影响

英国脱欧对中英关系的黄金时期是否有冲击,还要观察。至少一件事可以说明问题,就是中国参加招标欣克利角核电站问题,在距离签字几个小时前,英国突然宣布暂停,要重新审理。对于未来的中英关系,我们既不能太悲观,也不能太乐观,因为事情都是多面性的。

至于英国脱欧是不是会影响人民币在伦敦的运作,我认为暂时不会,这也要有一个过程。

英美关系不会大变

美国和欧洲以及英国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如果欧盟真的出现了大的变故,对美国影响比较大。美国现在的主要目标是集中力量搞亚太再平衡战略,也就是对付中国。如果欧洲出现混乱,将会牵扯美国很大的力量。从这个角度来讲,美国不希望欧洲太散,但也不希望欧洲太强。

英美间的“特殊关系”,是二战期间形成的。目前英国在世界各种主要组织中仍占据主要地位,在世界的影响力依然存在。尽管英国脱欧了,美国还是需要英国的,所以英美关系不会出现大的变化。

不会影响主要大国关系

目前来看,大国关系不会发生重大变化,英国脱欧对于世界大格局不会有根本性的影响。美国人炒作得比较厉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担心,一是担心中国崛起,进而影响美国的国际地位。二是现在兴起的反全球化或去全球化思潮,社会的碎片化,政党的极端化等等,而这些将打乱美国和西方的整个内部结构。
其中,中美关系是大国地缘博弈里最具有代表性的关系,这可能是当今国际格局里最具影响力的关系。总体上说,中美关系不太受欧洲的影响,而往往是中欧关系受美国的影响。

刘军红:英国保守政治打开了“潘多拉盒子”

从英国角度看,脱欧是英国保守政治对自身边界的触碰,并且打开了“潘多拉盒子”。从欧盟角度看,则可视为区域共同体模式的危机。从发达国家整体看,可能是资本主义对立的一种激化。

国际力量的重新分布

英国脱欧是国际力量的重新分布,力量分布决定力量的结构,这将直接改变国际格局甚至国际秩序。从这一点上看,英国脱欧导致的国际力量重新分布的影响便不能低估,当然这还要看今后的实际发展趋势。

如果从资产价格所反映的资本利益角度看,今后国际力量的表现可能是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可能是软实力;也可能是包括规则制定权在内的新实力。因此,我们需要更全面地考察国际力量的重新分布或者内涵的变化,这才能便于发现国际格局的真实变化。

英国保守政治触碰边界

2010年卡梅伦政府上台,英国13年来首次出现了保守党政府,即保守政党为核心组织的政权结构。这种保守势力在经济方面表现为新自由主义政策的运营方式。它可能引起当前欧洲发达国家普遍面临的阶层分化问题。
阶层分化是社会的结构性扭曲或者不平衡。调整这种不平衡通常采用财政政策为指导的政府调控机制。但保守政治追求小政府,其结果可能在财政健全化方向上倾注更多精力和资源。

今年年初,英国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达到4.1%,与2010年以前的两位数相比,这是比较理想的状态。但这也反映了社会扭曲下政策调整能力的不足,也就是在社会再分配问题上,保守党政治无法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在经济发展方面,保守党政府取得了较有利的结果。金融危机之后,英国经济在发达国家中表现得不错,呈现一种积极的动向,特别是企业的收益得到提升。但同时又暴露出另外的问题,就是企业收益上升的同时,员工的工资并没有同步增长,从而拉大了社会的差距。《21世纪资本论》的作者皮凯蒂深度分析了这种社会差距带来的严重的发展问题。在英国金融资本主义相当发达的条件下,资本收益和工资收益两相比较所形成的反差巨大。事实上这种反差形成了英国社会的深层矛盾。特别是在欧盟的框架中,尽管英国没有加入申根协议,也没有加入欧元货币制度,但是对来自东欧的劳动力需求相当旺盛。这些劳动力享受的是英国的福利。英国对东欧劳动力的政策是相当宽松的,这就造成“事实上的移民”与本地居民间的矛盾,这也是社会分化的一个触因,而“保守新政”并没有能够解决这样的社会问题。

在“脱欧”还是“留欧”的问题上,它是否仅仅表现为底层社会的一种要求?实际上,英国上层政治在2010年到2011年之间已经出现了脱欧的倾向。2011年所谓“后座议员”已有81人投票支持脱欧,2013年提出通过公投的方式决定去留问题。在卡梅伦政府赢得大选后,英国女王在新的议会演讲中明确给出了公投的时间表,并且敦促议会尽早拟定脱欧公投计划法案。

如此来看,这次脱欧公投并不是简单的底层的呼声,而是上层政治的反映,是英国的保守政治在触碰自己的边界,打开了“潘多拉盒子”。

重夺贸易谈判权

简单地说,欧盟的问题在于区域一体化走得过急。一是欧盟扩张过快,二是欧盟深化太深,还有一个是成员国关系过于紧密。它已经超出了区域共同体所能给成员国带来的好处,而更多的表现为负面影响,即主导区域共同体的一方获利,而其他成员国可能会受到相应的负面影响。

回顾欧洲区域一体化进程,德国是核心力量。作为曾经的贸易帝国,英国从一开始就对德国主导的欧洲一体化进程持有怀疑态度,因此加入欧盟比较晚,但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当欧洲向一个快步的、紧密的、约束的方向迈进的时候,英国迟疑了。如果说英国脱欧的本质是拿回主权,其他问题就比较容易理解。

英国最想拿回的主权是贸易谈判权。加入欧盟首先让渡的主权就是贸易谈判权,但对英国来讲,它实际上让渡的是规则制定权。但是这样的规则制定权恰恰被锁在了欧盟的贸易权和贸易谈判权里,英国没有自己独立的贸易谈判权。拿回这个主权,放弃一种被约束的义务,应该说是英国追求的一个新方向。由此看来,这次脱欧应该是英国面对21世纪第二个10年的一种选择。

主要股指全线下跌

英国脱欧公投之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全球六大市场股票指数全面下跌,但跌幅不同。跌幅最深的是德国、法国和日本,三大指数跌幅最深,特别是日经指数下跌幅度超过雷曼冲击后的下跌幅度。而纽约、伦敦和香港这三大国际金融中心的市场跌幅大约在2.4%左右。

从过去一个月的市场反映看,美国道指出现了九连阳,一个月内刷新历史最高纪录;英国的FT指数也回到了冲击前的水平,这是很耐人寻味的。英镑出现了稳健贬值的动向。如果能够稳健地推升英国的通胀率,英国央行应该是乐见的。从短期来看,至少从市场反映来看,这次脱欧的冲击对英国是有利的。

从日元情况来看,在英国脱欧的过程中,连续的市场波动使得曾经达到预期目标或者取得了相当收益的资产收益被打回去了;也就是说,安倍经济学所实现的资产价格回升重新归零。

乔良:英国脱欧可能“两败俱伤”

英国脱欧的短期效应正在过去,人们原来的很多担心现在看有些多余,反而对英国脱欧的中长期效应有些估计不足。

实际上,英国脱欧对于英国和欧洲来讲,是一个两败俱伤的过程,双方的国际地位和实力都会同时被削弱,而这种削弱中期来看对于中国是有利的。

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英国和欧盟同床异梦多年。英国在欧盟经济体中起码贡献了17%的GDP,但它的地位一直被法德两家联起手来压制。英国人的打算,与其让法德轴心主导下的欧盟将其边缘化,不如赌一把找回点儿权利,结果弄假成真。

英国脱欧对于美国来讲未必是好事,美国起码少了一个抓手,对欧盟的控制力可能减弱。相对于短期的美元升值,美国对欧盟控制力减弱的损失实际上更大一些。

同时,虽然捍卫了自己的经济利益,但是脱欧将使英国在国际政治中的权重下降。如果下一步苏格兰选择公投脱英,进而产生连锁效应,北爱尔兰也脱英的话,英伦三岛只剩下英格兰本岛和威尔士,英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历史将就此结束,而且重振英联邦的梦想也就此消失,甚至加拿大和澳大利亚都会背叛它。

如果真的出现这样一个前景,这才是英国脱欧真正的不幸。英国人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调整过去对于苏格兰和北爱尔兰略有歧视性的政策,使北爱尔兰和苏格兰不至于脱英。当然,英国脱欧以后也可能会产生一个反效果,就是英伦三岛加上威尔士四家抱团取暖。

中长期对中国有利


英国脱欧,使得英国和欧洲双方的国际地位和实力都被削弱。

当两股力量同时被削弱的时候,他们都会去接近第三方。他们也可以向美国示好,但与中国接近的可能性较大。

今年初,欧盟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虽然最近它还在提条件,但实际上欧盟的态度已经有所软化。因为欧洲已经意识到英国退出后,自身的政治影响力在减退,不能在这些问题上继续跟中国那样叫板。

近期内英国脱欧没有带来多少好处,连我们在英国的战略布局包括离岸中心等都会受到一些影响,但是长期来看是有利的,起码可能使人民币的分量加重。

英国脱欧将使英国和欧洲的政治经济都处在各自的收缩状态,这实际上就会加剧已经开始的全球化进程的萎缩甚至终结,从而导致美元的衰落。这是中国“一带一路”的机会。我们不要把“一带一路”理解为中国想办法提出一个构想,参加由原来美国人推动的美元全球化,实际上所有的大国在兴起过程中都有围绕自己的全球化。恰恰是随着美国人推动的这一轮全球化的逐渐势微,中国推动的全球化即将开始,而“一带一路”是中国全球化的初始阶段。

中美关系或重新调整

英国脱欧将给俄罗斯带来机会,使欧俄走近重新燃起希望,再加上中俄关系现在正处在一个比较热的时期,这就使俄罗斯处在一个比较有利的状态。

中俄已经走得很近,如果欧俄能够走近,就会迫使美国找到新的办法,离间俄罗斯和欧洲走近的进程。现在更加弱势的欧洲,完全有可能重新接近俄罗斯。美国如果不能再次找到像乌克兰危机那样离间欧洲和俄罗斯的办法,很有可能会出现一个我们意想不到的前景——迫使美国和中国重新走近。中国人未必要全心地去拥抱美国,但是可以试探性地更接近一些。

申根协定面临后退

英国脱欧当然有各方面考虑,除了不愿意按GDP比率缴纳会费等等之外,英国人其实对于欧盟的移民政策有一种很深的恐惧。

这项移民政策要求所有的欧盟会员全都接受移民和难民。英国人退出之后,可能很快就会制定严格的反难民政策,而且由于英国一直没有加入申根协定,因此英国对于移民和难民的严格政策制定,将会对欧盟产生非常强烈的效应,使得欧盟迫于民众的压力与英国的相应政策呼应,这就意味着整个欧洲将从他们引以为荣、引以为傲的申根协定向后退行。申根协定的后退,意味着整个欧美特别是欧洲,不得不从他们认为是道义制高点的普世价值上向后退,进而使得西方民主制势微。

王湘穗:英国脱欧是一个重大历史事件

英国脱欧是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它主要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关于实质性影响。由于英国在世界政治经济领域的分量,此事对世界具有实质性影响。虽然它已经不是大英帝国了,但是它的影响仍然存在。英国脱欧的实质性影响现在正在展开,可能会越来越多地影响世界。第二个层面,它是一个标志性事件,标志着整个世界从失序开始重构、重组,而新的秩序却还没有建立。这是许多事件中间的一个,并且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两个直接原因

导致英国脱欧的原因肯定有很多,概括起来直接的原因有两条:

一是全球性危机。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导致整个世界资本主义体系进入衰退。英国对危机更为敏感,因为它没有更深地介入欧元区,不能与欧洲抱团取暖,又不像美国或者中国这样有广阔的市场和幅员。英国作为一个不大不小的国家,容易受到冲击。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更直接一点的原因,就是欧盟面对的难民、移民问题冲击英国的安全与就业市场,英国在欧盟中间得到的好处很少,面对的问题却很大。

关于英国脱欧是脱困还是转进,应该说既有脱困的考虑,也有转进的设计,一部分政治家对此有所设计和考虑。比如卡梅伦一开始想利用脱欧这件事去跟欧盟讨价还价,还讨到一些利益,但脱欧之后,讨价还价得来的东西也没拿到。此外也有对民意的迎合,现在这种政治的组织方式是很粗糙的,重大问题的决策,要形成正确、理性的意见非常困难。

五点判断

对于英国脱欧的影响,现在可以有如下几个判断。

第一,英国脱欧是世界走向多极化趋势的反映。欧盟成立是大西洋体系的分化,英国脱离欧盟,可以说反映了大西洋体系进一步瓦解的趋势,至少是西方体系弱化的一个动向。

第二,欧盟受到了直接的冲击,导致了欧洲的分裂。而这次欧洲的分裂和以往不同的是,欧陆和像英国这样的欧陆旁边海洋国家的分裂,可能使欧洲更加大陆化,更接近俄罗斯,这可能使欧盟发生很大的变化。

第三,这对于美式全球体系是一个很大的破坏。美式全球体系中最重要的就是美元体系。虽然伦敦金融城的地位不会因为脱欧而很快被法兰克福或者巴黎所替代,但是伦敦作为欧洲美元市场的核心地位,可能会受到英国脱欧的明显影响。现在亚洲美元市场还没有成型,全球美元体系可能会由于地缘政治事件的冲击而导致危机。

第四,对于英国的影响会比较大。有人提出英国可能走向恢复英联邦,然而问题是恢复得了吗?要实现这一目标,除了有政治意图,还需要有能力,外部支持也不可少。恢复英联邦不仅涉及英国的意愿,也涉及英国的能力,包括英国内部的能力,还要防止苏格兰和北爱尔兰的分离倾向。

第五,脱欧对中国有一定的影响,但不大。对中国的直接影响,就是英国本想充当中国进入西方世界包括欧洲的中介,在这个当口上英国脱欧,如新首相的一些动作,对我们近期肯定有影响。但是从长期来看,脱欧也给英国留有更大的政治和经济余地,比如接受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跟中国签订自贸区协议等,更多地从自己的利益考量,而不受欧盟的影响。

由于英国的欧洲美元市场出现的问题,我们是不是能够在香港建立亚洲美元市场?这个问题值得考虑。在香港成立亚洲美元市场有很多好处,不仅可以改变中国在全球金融市场的地位,提高我们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话语权,而且能够解决香港的长期发展问题。

曹和平:近25年来最伟大的世界性事件

从显性影响和隐性影响来看,英国脱欧是近25年来最伟大的世界性事件之一。

英国脱欧的显性效应

如果英国脱欧成功,它可能会演化出种种故事来。如果不成功,它会在欧洲、英国和美国的三边关系中形成一个长期的、弱化美国影响的某种长期互动的趋势。

英国脱欧公投,使美国在欧盟中丢掉了一个能够把欧洲人的想法传递给美国、同时把美国人的想法传递给欧盟的中介,而且在大多数时候,英国人能够把二者的利益捏合起来,形成欧美对外是一致行动的印象。

英国脱欧以后,没有了英国这个既懂美国、又懂欧洲的国家人在中间斡旋,一个后果就是美国影响欧盟的力量,以及心理上的信任度陡然下降。这对美国的整合力量来说具有弱化作用。

同时,欧洲的力量也会下降。一旦英国离去,欧盟影响美国的力度就会下降,进而影响世界的力量也会下降。因此,英国脱欧对世界格局的第一个影响就是欧盟和美国的地位在弱化。

英国人脱欧之后,它要向东方寻找战略平衡,就会出现某种程度上的脱美举动。从英国参加亚投行,以及对香港问题的取舍(和美国人比)来看,其实英国人有一个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倾向。美国人是站在太平洋的东岸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英国人是站在大西洋的东岸穿过直布罗陀-苏伊士运河和马六甲海峡看亚太再平衡。此外,再想想中东、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取舍,这就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战略重新思考的空间。

英国脱欧的隐性影响

首先,脱欧选举让许多人,尤其是理性研究人员,对一人一票的制度打上了一个问号。国别之间的关系,要以一国为单位形成一个行动单元体,对一个整体性、跨国性命题,或者世界性区域组织的命题,通过公投进行决策。

针对这种民主制的漏洞,理性的思考者会问,民主选举还行吗?这种心理的影响不仅是中长期的,而且是隐性的,看不见的。我认为,美国的智库,英国的智库和欧洲的智库,恐怕和我们一样,都在思考这种体制的漏洞。

过去我们批评美国的民主制度不好,一些精英会说,这种权利分立恰好是制度稳定的因素。美国历史上也不断对其选举制度进行圆融。通过这次脱欧公投,欧美的精英阶层会问,我们的民主选举真的在任何条件下都对吗?面对现实,他们心里边也会咯噔一下。英国公投,对欧美精英阶层的集体心理是个沉重的打击。换句话说,英国脱欧的隐性效应比显性效应还要可怕,显性效应是缺胳膊断腿,而隐性效应直接要走的是灵魂。

同时,精英们还会问,我们在向世界各地推行自由民主的时候,还能站在道德高地上吗?美国人和英国人会问,也许中国的做法有一定的合理性,毕竟中国人组织自己民族的历史比我们长得多。如果把这种观点放到英国和欧洲,我相信他们能找出自身的问题,也有纠正问题的潜力,但是收益最大的是我们,这让我们无形中对自己的历史和制度增加了自豪和自信。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认为英国脱欧是近25年来最伟大的世界性事件之一,也许是未来50年更伟大问题的导火索。

张捷:英国脱欧是世界变局的起点

觊觎“英国梦”

我认为英国还是有一个比较大的图谋,而不是简单的一个偶然。这种图谋主要是指英国人看到了英联邦复活的可能性。

英联邦解体之后,英国的很多小兄弟都被美国所控制,而现在美国衰落了,需要跟别人签订TPP协议了。以前美国强大的时候,不用签TPP,你要违反了游戏规则,我直接打你,但签订协议是一个双方义务。

英联邦本身存在的时候,其内部就存在一个TPP,就做英联邦特惠制,而英联邦特惠制在1973年的时候,英国加入英联邦的时候,英国被迫放弃了。如果把它放到更广的背景上,我认为二战后,说是美苏对抗,但美苏关系前期有一个共同的利益点,就是要抑制英国、肢解英国,而且英法不能联合。

我觉得有些事情并不是简单的巧合。英国首相卡梅伦提出脱欧公投的时间是2013年的1月23日,而英联邦宪章是2013年的3月11日签订的。然后就是苏格兰公投也在3月份。把这几件事情联系起来,我们不太相信这种政治有如此大的巧合。而且苏格兰公投被有意识地放到了英国脱欧公投之前。很多人把英国脱欧说成是难民的影响,但是脱欧被提出来的时候,其实难民还没有发生。

在此之前,丘吉尔提出过一个英国的外交战略,叫做“三环外交”,就是英国处在欧洲、英联邦和美国三者的中心结点。后来英国加入欧盟,英联邦就变成了一个虚无缥渺的组织,这也是英国传统的一种制衡战略的体现。

相对于其他的英联邦成员国,英国起码是文化领袖,精神领袖。而英联邦的复活是英国的一个梦想,我们叫它英国梦。

中英关系的战略机会

英国脱欧对中国的最大影响,就是如何发展中国与英联邦的关系。英国既然想崛起,这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中国的支持。

我认为英国做的很多事情是深思熟虑和具有一致性的。亚投行的成立英国最先表态,英国把LME卖给中国香港,而LME在世界上拥有很多金属的定价权,而这些金属最大的需求在中国。在西方文明世界里,中英关系可能会成为中国最先突破的一组关系。

因此,英国脱欧不能比较短视地看。把这些历史关系和脉络结合起来,这是一个世界变局的起点。也就是世界从原来的双极到后来的美国一极,而现在走向多极化,走向区域合作,而英国处在世界岛的另外一极,并且和我们的“一带一路”战略有交集。综上所述,我觉得中英关系还拥有很多战略机会。

人民币的信用支撑

在这个世界上,信用体系是最重要的,它实际上决定于你的货币支撑。

美国印了那么多钞票,它为什么能够稳定?以前总说美国最早是金本位,后来锚定了石油。现在美国又制造了一个舆论,说是无锚货币。实际上,现在美元最大的锚不在别的,就在中国制造。中国生产了世界一半的工业品,而且中国的出口贸易量远超过石油,并且比石油更包罗万象,但这些都是美元结算的。

我觉得现在中国有很多牌可以打。你的货币到底能买到谁的商品,这个关系很大。现在中国欧债要买,美债也要买,英债也要买,我们的货币全部以这些外汇为基础来发行,实际上这些外汇的货币信用锚定了我们的人民币,自然就有了良好的信用。

在中美和中欧的货币对弈和对抗中,如果中国不买哪个国家的货币,实际上对于那个国家都是致命的。而欧洲这种历史性的衰落基本上不可避免,其背后更多的是货币的信用体系问题。

对于人民币,实际上我们也要想想汇率为什么不稳,当初的分析和外面流行的分析其实差别很大。华尔街说中国的汇率不稳,是中国国内经济不好,但我们的经济发展还是世界最快;我们的出口创世界新高,我们的外汇储备如此之多。从表面上看,人民币是根本不能做空的,但是从里子上看就会发现,这其中的机会很大。

(编辑  宋斌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