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

首页 | 

中国城市运营步入新时代
原文刊登于 《经济导刊》1月刊

城市发展是人类文明成果的重要结晶,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现代城市的发展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水平,是人类创新智慧的体现,更是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当前中国正处于城镇化高速成长的周期中。与此同时,也伴随着人口膨胀、环境污染、交通拥堵、资源紧缺、文化缺失等问题。如何提高城市发展水平,提升城市资源价值,让我们生活的城市更加美好,让人类城市文明更好地传承发展,这是城市运营的核心问题,也是城市运营的终极目标。

为探讨新时代我国城市运营的创新路径,在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中心的联合指导下,“2017中国城市运营论坛”近期在京举办。本次论坛以“城市IP——面向未来的城市创新之路”为主题,众多城镇建设和城市运营领域的嘉宾,就“城市IP”与“创意设计”、“特色小镇”、“湾区经济”等主题发表了独到见解,共同为中国城市运营事业发展献计献策。

什么是城市IP?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中信集团原董事长孔丹指出,城市IP是城市精神灵魂,是城市内涵的集中表达,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文化层面的东西。发掘城市IP、树立城市IP、提升城市IP,有利于探索城市的活力起源,提升城市的整体价值,也将为城市运营投资指明方向。

中国城市运营联盟理事长林竹表示,城市IP是关于城市特定价值提升的创意,以及在实现创意的过程中各种要素资源整合的过程。城市创新的结果就是城市IP培育和孵化得到充分的发酵,城市的灵魂得到塑造,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构筑。而“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提法则是中国绿色城市最大的IP。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名誉院长、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总设计师何镜堂看来,地域性是城市发展的根基,文化决定了城市的内涵和品位,而时代则体现了城市的精神和发展,这就是城市的IP。未来的城市发展要打造属于自己城市的精神。

2017年1月,中信基金会联合中国城镇化促进会、中信PPP联合体、中国建筑、中银投资、华晟基金等50多家机构,联合发起成立了“中国城市运营联盟”。该联盟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为参与新型城镇化实践的各类市场主体搭建一个专业化、产业化和市场化的资源共享协同平台,以促进中国城市IP创新孵化器的发育和产业金融资源的整合,推动城市运营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我国城市发展已经从过去完全依靠政府资金和平台的老路,改变为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同时吸纳社会资本的新发展模式。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业内专家指出,面向未来,城市群建设、粤港澳湾区建设、区域内部大中小城市的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以及特色小镇培育,都将成为我国城市运营的战略重点。

目前,城市群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城市化的主流趋势。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整体规划中,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等九个城市,将与香港、澳门共同构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从珠三角城市群到粤港澳大湾区,是城市群IP的升级。要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为世界级城市群的中国样板,必须优化大湾区城市群发展格局,政府要在政策、机制、投入方面予以保障,通过实现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等七大要素,凸显中国特色,要做到联动开放、区域协调、务实创新。

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特色小镇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建设特色小镇,已经成为全国城市综合开发运营中的热潮。目前特色小镇面临的主要困难是融资、产业落地、政策不明朗和体制人才滞后等。打造特色小镇应重点提升资源分析把控、顶层设计、产业培育、产业金融结合以及运营管理五项能力,取得长远收益、产业收益、制度收益和精神文化收益。

新时代需要新作为,新征程呼唤新智慧。在全国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向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之际,不断探索创新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模式和路径,不断丰富城市运营的商业模式和理论体系,可谓正当其时。让我们紧紧抓住新一轮城市化建设的重要机遇,共同打造中国城市发展新的引擎,共同开创中国城市发展的“新时代”。